被动红外探测技术是以探测人体红外辐射与背景物体(墙、家具、树木、地形等)红外辐射相比较而产生的差异部分依据的,背景红外辐射量往往是微弱而且稳定的。入侵者(包括各种动物在内)的红外辐射量往往是大的,可以引起警报信号。如果只用一种技术进行探测,各种动物(如狗、猫、老鼠等)及各种非动物的红外辐射源(如暖气、强灯光、太阳光等)往往也会引起警报的,这种报警是符合工作原理的。
为了克服单一技术探测器的缺陷,通常将两种不同技术原理的探测器整合在一起,只有当两种探测技术的传感器都探测到人体移动时才报警的探测器称为双鉴探测器。
将微波探测技术和被动红外探测技术组合在一个机壳里构成一种入侵探测器;组成的这种双技术探测器,都选用了不同的工作原理的两种技术组合在一起,使从工作原理上无法避免的误报警得到了抑制。因为双技术探测器要求两种技术都触发时,才输出报警信息。其中任何一种提供报警信息,都不触发报警。因此使误报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也扩大了探测器的使用范围,它既能保持微波探测器可靠性强、与热源无关的优点又集被动红外探测器无需照明和亮度要求、可昼夜运行的特点,大大降低探测器的误报率。这种复合型报警探测器的误报率则是单技术微波报警器误报率的1/421。简单的说,就是把被动红外探测器和微波探测器做在了一起,主要是提高探测性能,减少误报。一般包括红外探测和微波探测两种探测方式,,根据物理学中的多普勒原理我们知道,微波以一种频率发送,在其覆盖的范围内有移动物体时,将以另一种频率反射,这样发射频率和反射频率有一个频率差异。这样检测改变量的大小可得知人的体积及移动速度,结合红外探测到的信号,同时通过内部CPU芯片对两种触发信号作运算处理,综合分析信号的相关特征,最终确定视区内是否有入侵者。当双鉴探测器的两种探测技术都同时感应到有人侵入时,才会输出警报讯号通知系统的报警主机。双鉴式探测的探测会更加的准确。由于是双鉴比较,因此红外探测可调到较高灵敏度,从而克服了近体温效应,即当室温接近人体温度时,探测器仍能正常工作。